close


【The Moment】是我在2003年寫給燕姿的歌。
即使事隔3年,再次聽到這首歌,心的深處仍是澎湃的......

2006年7月29日,我、Sophia和媽媽去小巨蛋欣賞燕姿的【The Moment台北演唱會】。
雖然之前看過了在紅勘的DVD版本,不過親臨現場的感覺還是不一樣。
ㄧ開場的視覺很空靈,一片藍色的水波投影在薄幕上,燕姿則在半空中,一席長裙垂墜到地面。
如同燕姿的歌給人的印象,她的演唱會也很有氣質。
沒有過多的爆破特效,更沒有誇張俗艷的舞台裝扮。
除了開場令人耳目一新外,我很喜歡她唱【Silent all these years】時的視覺。
燕姿就靜靜坐在台前娓娓唱著,書寫體的英文歌詞投射在布幕上淡入淡出,也是一派清新乾淨。
整場演唱會主題很清楚,不像以往台灣演唱會給人的馬戲團印象。

對我而言,燕姿一直是一個有靈魂的歌手。
如果說起我最喜歡的華人女歌手,燕姿和梁靜茹絕對是前三名。
靜茹的聲音誠懇感動,直入人心;燕姿的聲音則是脆弱中帶著莫名的勇敢。
很多人都會唱歌,但真的能讓人感動的聲音卻不多,
我何其幸運,能讓她們演唱我的作品!

寫下The Moment的那年其實是我最慘的一年。
那種慘不是肉體上的勞累或金錢上的匱乏,
而是一種精神上極度的不自由與煎熬。
有人說水瓶座的人是外星人,腦筋跳躍得太快,
很難讓人了解。
或許是這樣,當時我的作品,一直得不到所屬唱片公司的認同。
即便我用盡全力從外界的發表來證明自己的能力,仍是徒勞無功。
我曾經一度懷疑自己到底會不會寫歌?
就在2003年的初夏,我的精神狀態幾近崩潰,
面對著自己對自己的要求,
和別人的一味否定,陷入了認同危機。
用著死前最後一搏的心情,寫下今天燕姿所唱的 - The Moment。
如果你曾經仔細看過The Moment的歌詞,
你會發現字裡行間,
其實有著宛如自殺者般的告白心情。

雖然這首歌完成後,仍未能得到主管們的青睞,
我得到的回應是:這首歌太有氣質了。
那種感覺就像ㄧ個想自殺的學生,寫了一封遺書給老師,
老師把它評為"太有氣質"是一樣的感覺。
當時我心想:我的人生究竟還能容納多少諷刺的情節?
或許就像人們所說,當上帝關起一扇門,必定會開啟一扇窗。
這首歌後來被我心目中最好的詮釋者 - 孫燕姿演唱了。
就像ㄧ個母親看著自己的孩子,找到一個最好的歸宿。
雖然JS未能自己演唱它,但燕姿絕對是讓我們心服口服的最佳演唱人。

因為The Moment,我知道自己是會寫歌的。
我不再因為外在環境影響,而懷疑自己的能力。
我並沒有因為The Moment而滿足,
因為它對我的意義超過形而下的世俗成就。
許燕姿不知道,但當她在台上認真地演唱著The Moment的同時,
也解救了某個不自由的靈魂呢!
那也是為什麼,每當我再ㄧ次聽到The Moment時,
心靈深處仍會如此澎湃,如此搖撼.......
如果你也曾經被這首歌感動過,
我會打從心底開心的。
因為用內心深處的掙扎寫下的歌,終究得到了認同。

演唱會的尾聲,燕姿再次演唱了The Moment,
不曉得為什麼,這次我沒有哭,
倒是我的家人和身邊的好朋友哭了。
我想我已經走過了那一刻,
人生的下一刻還在等待著我。
為燕姿鼓掌的同時,我也在為自己加油。
某一方面,The Moment成就了燕姿。
而在另一方面,燕姿不也成就了我嗎?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賈斯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30) 人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