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lose


還記得斯迪麥的經典廣告詞: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多麼貼切啊
幻滅這件事在長大的路上
就像炸彈般不斷引爆 引爆

仔細回憶起來
人生就像是楚門秀的電影情節
很多劇情和規則都是別人安排好的
很多想法和價值觀都是別人催眠灌輸的
然而如果有一天你醒來
發現這一切都是假的呢
你也會想楚門一樣無奈的敲打著其實是景片的天空嗎

我對人生的第一個幻滅是
【中國是禮義之邦】這件事
這回去北京看了一本北京人寫的日本旅遊書
他書裡說在東京生活了幾年之後
他發現真正稱得上禮義之邦的是日本
在日本商店購物你會發現
就算顧客再機車
店員還是會不厭其煩地幫你換貨試穿
即使他心中的三字經已經呼之欲出
臉上還是會帶著一抹陽光般的微笑
不過日本人心裡的OS只有日本人才看得出來
我一位日本朋友很好笑
每次跟他出去逛街
他都會幫我翻譯店員的心裡OS
比方說:他覺得很"面倒臭"(麻煩)
或是他覺得つまらない(不耐煩)
其實日本人的禮貌是一種形式上的本能反射
他們心裡可能沒有真的那麼恭敬
但是日本人就是會在表面上做得非常到位
不過我覺得形式無妨
總比連表面都不做直接擺臭臉的法國服務業好多了吧
不過我和香港 新加坡 日本 韓國朋友們討論過禮貌的排名
台灣還算是名列前茅的
只是要重振禮義之邦的美名
還得再加油

我對人生的第二個幻滅是【錢買不到快樂】
記得小時候教科書總告訴我們
要追求真實智慧的價值
錢是俗氣的 有錢的人其實不快樂等等
記得小學時的第一堂課老師都會問
你的志願是什麼
如果你跟老師說:我要變成有錢人
那你肯定會遭到斥責和鄙視的眼光
這是台灣教育很大的謬誤
其實追求金錢這件事本質並沒有錯
如果是美式教育
老師就會尊重任何一種價值觀
只要他不妨害別人
在台北打拼12年之後
我所看到的真相是
窮人活得才不快樂
如果你仔細去研究台灣的稅制
其實是保障有錢人和生意人的
富爸爸窮爸爸這本書裡就說
窮人都愛說錢的壞話
所以他們不會富有
(這裡指的窮是心態上的不求上進)

再來說一個我朋友的幻滅好了
她曾經是一個追星族
是個很上進的追星族
為了她的喜愛的男偶像歌手
她進入唱片公司從總機一路做到經紀人
但她的第一個幻滅就在進唱片公司後
她喜歡的這位男偶像也是很多OL們當年的夢中情人
俊美外型 會念書 會運動 有才華
上帝幾乎給了他所有讓世人嫉妒的元素
然而這位好朋友進入唱片公司後才知道
這位偶像男歌手喜歡的是男生
而且私下並不是像鏡頭前那樣鄰家
不過她慶幸的是她並不孤單
因為同樣的經驗也發生在B唱片公司
C唱片公司和D唱片公司的企劃和宣傳身上

再來談談一個主宰著世界經濟的真相
那就是房地產的內幕
大約10幾年前許多建設公司開始大興土木
在一些鳥不生蛋的深山野嶺
蓋起以遠離商業區的美式生活為訴求的別墅住宅
這樣的社區在新店和汐止都有很多經典案例
因為相對市區便宜空間又大
曾經吸引許多城市人搶購
但現在仔細看看這些距離台北市區30分鐘以上車程的住宅
如果不開車幾乎很難到達
於是離群索居變成沒有朋友
環境清幽其實是杳無人煙
當大家目睹了這個夢的破滅
房地產業者就開始想下個題材

還記得5~6年忽然大家開始流行買老屋翻新嗎?
當時每天財經新聞都在報導
買老屋翻修遠比買公設比高的新成屋划算
其實都是房仲業者炒作的
於是身邊很多人都投入買老屋的行列
但真正住進翻新的老屋之後
才發現老屋有很多不可承受之輕
像是最常見的漏水問題
樓下說你漏水 你說樓上漏水
誰也不願意修 誰也懶得管
還有老屋往往沒有完善的管理機制
他在樓梯間放鞋櫃 我在樓梯間放腳踏車
最後火災誰都逃不走
不過老屋翻新這個議題
的確在近幾年造就了房仲業空前的榮景
也增加了許多就業機會

最近最熱的是都更題材
因為台灣已經沒有什麼空地蓋新屋
所以房地產業者就開始炒作都更
都更其實是一個夢
有點像是反攻大陸
他很有可能永遠不會實現
要想想看台灣不比內地
內地房產沒有地權
政府說要搬遷就得搬遷
台灣連一棟華廈要換新電梯
都要戶戶遊說討價還價一年以上才能決定
等所有釘子戶都簽字同意
恐怕你也該進養老院了

最近我覺得最誇張的是
房仲業看好台商的財力
開始炒作台北上海一日生活圈這個題材
以後你可以經由台灣房仲業在北京或上海置產
不過投資當然可以
跟著大企業的推波助瀾
讓自己也賺一筆無傷大雅
但是要自住還是要相信自己的感覺
不要被美好的廣告詞給蠱惑了

幻滅是成長的開始
但我慶幸我處在複雜的台北
讓我可以早早看清世界的真相
它並不會改變我追求夢想的傻勁
卻能讓自己更清楚原來自己要的是什麼
arrow
arrow
    全站熱搜

    賈斯汀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7) 人氣()